前言
“现在美军已围攻了平壤,很快就能达到鸭绿江,不管我们现在有多大的困难都不能再等了!出兵时间不再推迟,就定在19日!”1950年10月,毛主席经过半个月的反复思考,最终下定决心,中国出动志愿军前往朝鲜,进行抗美援朝。
面对朝鲜战争,毛主席先后做出了4次出兵决定,原本不想打这一仗,但热衷冷战的杜鲁门和老谋深算的斯大林最终还是把毛主席“逼上梁山”。
斯大林的“阴谋”
1948年朝鲜半岛在苏联和美国的“帮助”下,以三八线为界,各自成立了政府。北方是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南方是大韩民国。但无论是金日成还是李承晚,俩人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消灭另一半,统一朝鲜。
金日成曾多次向斯大林和毛主席表示,希望两国能够支持他进攻韩国,但都没有同意他的提议。当时国内西藏和台湾还没有解放,根本没有精力再去管朝鲜的事情。另一方面苏联经历了二战后损失惨重,刚休整几年,国内仍然还在重建中,此时也不想和美国紧张关系升级。
虽然两国都没有同意金日成的做法,但他还是在做武统的准备。
1950年2月毛主席利用给斯大林贺寿的名义出访苏联,双方签订了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此前苏联租借的土地和港口都被悉数归还。
但在签约完条约后斯大林就反悔了,失去远东地区唯一的不冻港,对苏联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斯大林思来想去决定支持金日成开战。
斯大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斯大林认为,金日成得到苏联的支持后能够很快打败南朝鲜,这时如果美国不来干涉,那么朝鲜必然就会统一。到时候根据约定,金日成会将元山、仁川、釜山、济州四个天然良港租借给苏联,这能减少苏联失去旅顺和大连港口的损失。
其次,就算美国出兵干涉,那么苏联可以利用金日成在战场上拖住美国,自己就可以趁机在欧洲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
如果金日成抵挡不住美军的进攻,他们之间的战火肯定会烧到中国的边境上,到时候中国只能被迫寻求苏联的军事帮助,到那时,苏联就可以有正当理由留在旅顺和大连这两个港口了,同时还可以继续使用中长铁路运兵。
可以说,不管朝鲜战争的局势如何,苏联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朝鲜、中国和美国都是苏联手中的一颗棋子。朝鲜战争爆发,能够让苏联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美国越过三八线对中国造成威胁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看到南韩的部队不堪一击很快惨败下来,便不顾不干涉的原则,也参与到战争中来。美军在仁川登陆以后,朝鲜军队损失惨重,不仅失去了南方的领土,首都平壤也很快被美军侵占。
此时麦克阿瑟又越过三八线,明目张胆的将战火烧到了我国境内。面对美军的一再挑衅,我国政府立即做出了回应,周总理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的侵略行径。
1950年7月7日,在联合国大会讨论朝鲜问题时,苏联代表以台湾还在安理会内为由,拒绝出席此次会议。斯大林认为目前美国已经开始干预战争,没必要再去和美国撕破脸皮,于是他告诉苏联代表缺席会议就行,不必去投那张否决票。
1950年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局势正如斯大林的所料,摆在中国面前的就是出兵和不出兵的问题。当时中华国内部没有几个想出兵去朝鲜和美国交战,毕竟现在刚建国不久,百业待兴,这个时候和美国开战几乎不可能赢。
美国第七舰队
但毛主席力排众议,决定抗美援朝。毛主席认为这一仗必须打,打了之后才能让苏联和美国明白,新中国和以前的国民党政府是不一样的,不是能随意揉捏的;同时也能给新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而且新中国成立后所有的工业都在东北地区,决不能让朝鲜的战火席卷到中国境内。
而这个决定也让斯大林有些意外,面对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毛主席没有退缩反而还主动出击,这个举动让开战以来观望数月的斯大林也做出了改变,不仅加大了对北朝鲜人民军的支援,同时还同意以最大力度支持中国入朝作战。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志愿军出发前往朝鲜作战之前,周总理一行人应邀前往莫斯科与斯大林商讨武器进口的具体事宜。虽然斯大林此时对朝鲜战争改变了态度,但谨慎的斯大林还是偷偷留了一手,他并没有履行出兵的承诺,只是签下了一批武器的出口清单。而面对毛主席亲自发来的电报:请求苏联出动空军给予志愿军支援。刚开始斯大林很痛快的答应了,但是在苏联机场遭到美军飞机袭击后,斯大林又立马发电报告知毛主席,苏联不再出兵。
10月13日,在中央会议上彭德怀老总得知苏联空军不能立刻参战后,气愤的说:“这斯大林安的是什么心思啊!”
毛主席说:“即使前期没有苏联空军的掩护,我国还是一样会出兵,但主要打击对象为南朝鲜伪军,志愿军出动时间定在10月17日。”
斯大林得知我国出兵在即,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告诉周总理苏联空军只能在鸭绿江附近作战,不会深入半岛为中国志愿军提供掩护。
得到斯大林变卦的消息后,毛主席在17日志愿军计划出发的当天,又急电通知彭德怀,出发时间改成19日。
10月18日,毛主席在了解志愿军的准备情况和朝鲜战争的最新动态后说道:“现在美军已围攻了平壤,很快就能达到鸭绿江,不管我们现在有多大的困难都不能再等了!出兵时间不再推迟,就定在19日!”
美军看到中国志愿军前来支援,刚开始并不当回事,但是让美军没想到的是,中国志愿军并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不堪一击。从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1月8日,志愿军先后发动了三次战役,分别歼灭联合国军1.5万、3.6万和7.8万人,彻底打破了美军战无不胜的神话,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场的局势。
斯大林万万没想到中国志愿军能够和美国打个平手,此时的斯大林意识到,之前是他低估中国的实力了,并且他也看到了一个强大的中国能够拖住美国,给苏联提供急需的安全屏障,这是苏联一直梦寐以求的盟友。
中国需要苏联的工业技术来帮助自己实现工业化,苏联需要中国的实力来抵抗美国,虽然苏联在朝鲜战争中没有亲自下场给中国撑面子,但此时面子哪有实际利益重要呢。
两个国家一拍即合,斯大林迅速给中国抛出橄榄枝,并且从刚开始约定的50个援建项目的基础上,又增加91个规模巨大的工业项目,再后来又逐渐增加了几个,助力新中国快速的完成了工业化。
小结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彰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坚定意志和不屈精神,同时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向那些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国家表明了我们捍卫祖国尊严、保护国家利益的决心。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和艰险的英勇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国家和民族崛起的重要精神力量。
